震后山區復建公路受工期影響(如勘察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都存在工期比較緊的情況,施工階段更是存在“保通”等各種壓力),加之地震時原來的道路被掩埋、沖毀的情況較多,導致復建公路的地質情況更加復雜,復建難道加大。歸納起來,地震對山區公路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三點:
1、小范圍流域氣候的改變:主要表現在小流域降水量的不規律性增大(如大強度暴雨增加等)、局部徑流加強(河流水位暴漲甚至突破歷史峰值等)等方面。
2、邊坡病害:強震導致巖土體邊坡內部結構受到破壞。巖質邊坡裂隙張開度加大,不穩定厚度增大等;土質邊坡越發趨于松散。
3、路基病害:地震搶險時為保障公路暢通,內側崩落松散堆積物多直接堆積于公路外側,局部堆積厚度甚至達十多米。
以上三點中,第一類直接影響到后面兩類。不規律暴雨的增強,導致降雨量激增,原來地震時已經較松散的巖土體邊坡,極易失穩,輕者滑落堆積公路,重者堵塞道路。
河流水位、水量的暴漲對公路路基病害危害亦較嚴重,河流沖刷新建的構筑物基礎,導致其出現臨空;公路修建時設置的一些施工便道多是修建在臨河一側,河流水量的暴漲,直接沖刷河岸,原先公路外側較為松散的一些堆積物直接被沖刷殆盡。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