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的是,今天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上午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發生7.0級地震,震中位于蘆山縣龍門鄉,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蘆山縣龍門鄉99%以上房屋垮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害。我們只能給生者祈福,為死者默哀,希望災區早點得到救助和恢復。
此次雅安地震屬于龍門山地震帶前山斷裂帶,該地震帶也與512地震有一定關聯性。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在歐亞大陸和印度次大陸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帶,是在三種力量的作用下產生的。
四川地震頻發并且災害造成的損失如此之大,對于此我有一點想法。
1.房屋損毀
從2008年5月12號的汶川大地震到如今的雅安大地震,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大的房屋倒塌現象,透過一些現場畫面和圖片可以發現一個基本的共同點:
1)倒塌房屋中磚瓦結構占很大比例,如下圖所示。許多房屋結構設計建設存在很大的不合理,老舊房屋以磚頭為主,墻體結構沒有多大的抗剪切能力,房屋建設缺少抗剪切能力強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二層三層樓房樓板設置不太合理,許多居民被困樓板下面,喪失了求生的機會。
2)木質結構房屋倒塌情況也相對比較嚴重,古建筑民房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3)世界上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房屋設計就是比較合理,許多木質房結構抗震能力超強,在地震海嘯中房屋倒塌和損毀數量較少。這值得我們深思,中國的房屋建設和設計。
圖1 4.20 雅安地震房屋損毀圖
2.大壩與地震
四川所在地區水資源豐富,是水利發電的重點區域,大中小型水壩修建無數,為土石壩密集修建區域。而恰恰這些地區是強震區,我們興建的土石壩不可能劈開這些地區,而是不得已要建在這些地區,這是一個矛盾。
下圖2是我們一些研究者所參與設計工作的土石壩,基本都分布在地震高發地區。如果地震發生了,這些大壩能否抵擋住強大的地震能量沖擊,這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其次大壩修建對當地自然環境和地質地貌造成了不可恢復的影響和破壞,也干擾了當地的局部氣候循環,使得上游地區出現異常干旱情況。抑或是水利發電效能和使用效能能否得到最大化利用?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還有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引起的次生災害問題,在余震影響下可能出現潰壩的危險。
圖2 部分土石壩修建地址圖
還有西部地區高壩修建過多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大壩高度過高,水庫積水深度過深是否會對下部基巖產生過大的壓力,局部小型地震也許會引發大型淺層地震,四川地區龍門山斷裂帶水壩N多,高壩誘發地震的可能性值得探討。并且大地震情況下高壩穩定性也是需要進行調查驗證的。
以上觀點是本人在網上看新聞時候即興想到的,觀點深度淺顯,希望大家能見諒。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4)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1) |踩(0) |點評(0)
頂(1) |踩(0) |點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