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況
文章描述泥石流溝為季節性流水溝,溝上段凹陷部位早期冰水堆積碎石土在重力和洪水等作用下的運動,只能通過某溝進入雅礱江。溝上段植被不發育,并因近期修建公路和村民建筑,地表植被破壞嚴重,溝中段左岸于2005年發生了滑坡,該滑坡體結構疏松,滑坡堆積體為該溝上段物質經地表水沖刷堆積而成,某溝平均坡降達390‰,兩側斜坡坡度達35°~60°,根據該地區的暴雨特征,該某溝形成足以產生泥石流的洪水流量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一旦發生泥石流將對溝口建構筑物造成嚴重危害。
2 區域地質背景
場地所在的區域位于青藏高原東緣的核心部位,河流深切,地形陡峻,懸崖峭壁發育,雅礱江兩岸支溝“高懸”,溝床坡降大。
基巖為大堂組(Pd)的變質砂巖、板巖、變質玄武巖、玄武集塊巖、硅質板巖和結晶灰巖等。覆蓋層主要為中更新世(Q2)及晚更新世(Q3)的冰川堆積或冰水堆積的塊碎石土等。
場地及附近地區構造的總體特征為斷裂構造和短軸復式褶皺構造,構造線總體方向為NNW向?;鶐r地層褶皺揉曲明顯,巖層產狀變化較大。
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相應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為0.10g,場地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
3暴雨洪水
4泥石流危險性分析評價
4.1 流域特征
4.2泥石流形成條件、性質、類型及活動特征分析
4.2.1 地形條件
4.2.2 松散碎屑物質條件
4.2.3 水源條件
4.2.4 泥石流的性質及類型分析
4.3潛在泥石流規模分析
4.3.1 洪水及泥石流設計峰值流量確定
4.3.2 泥石流的活動特征分析
4.4 某溝潛在泥石流影響范圍分析
5泥石流防治措施初步建議
6小結
某溝中有“塑性流體”變形的跡象,若水量再大一些就可能起動產生泥石流,并且因1#滑坡等溝內物源豐富,溝床縱坡較大,因此只要洪水量充足,該溝有發生泥石流的條件。根據計算,10年一遇的洪水時將威脅過境公路安全;20年一遇的洪水時將威脅溝口下部建筑物的安全;50年一遇的洪水時將威脅溝口下部建筑物及其外側河岸附近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安全。
治理方案宜采用“樹枝”狀排導槽結合生態固源,并采取群策群力的綜合治理。
詳細內容請見附件下載!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5)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